該企業大麻加工廢水采取預處理+生物處理+深度處理的工藝,已經施工完畢,調試進行中,預計3月末調試完成,工藝如下。
通過對工廠現有工藝廢水的檢測和小試,發現該廠生產工藝下來的廢水,PH高、色度大、非溶解性和溶解性有機物并存、并且非溶解性有機物所占比例非常高。通過絮凝沉淀,發現COD去除率高達80%,絮凝體占到水體積的三只分二到五分之四。絮凝后的清水顏色大幅度減輕,檢測發現COD仍然超標,分析生產廢水是通過在堿性條件下,利用雙氧水氧化大麻產生的廢水,在這個過程中大麻中的無用有機物被雙氧水氧化斷鏈、分解、等過程部分直接將有機物氧化成最終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大部分是將高分子的長鏈或環鏈有機物分解成短鏈有機物或者破環,而這類短鏈有機物通常能被好氧微生物吞食,同時為了確保出水達標,在生物處理后增加活性炭吸附工藝?;谏鲜鲈?,確定工藝為“物化方法+生物方法+物化方法”。
由于原水含堿性,并且非溶解性物質太多,中和之后,采取1級氣浮工藝很難把大量的懸浮性物質一次性去除,所以前端物化方法采取中和+雙氣浮工藝。
后面的物化工藝是保障性工藝,因此根據情況運行。
中間的生物處理工藝可選擇的方法很多。
常見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是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曝氣生物濾池工藝,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等,該類方法的特點是占地面積較大,初期投資較高,但運行費用較低,同時可以將指標降低到更嚴格更低的程度,缺點是必須連續運行;而由于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具有操作簡單,出水問題,便于維護等優勢,因此本項目擬采取的方法為接觸氧化工藝。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好氧生物膜法工藝,接觸氧化池內設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生長在填料表面,部分則是絮狀懸浮生長于水中。該工藝兼有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二者的特點。
池內加設適宜形狀和比表面積較大的生物膜載體填料,這樣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由于內部的缺氧環境勢必形成生物膜內層供氧不足甚至處于厭氧狀態,這樣在生物膜中形成了由厭氧菌、兼性菌和好氧菌以及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形成的長食物鏈的生物群落,能有效地將不能好氧生物降解的COD部分厭氧降解為可生化的有機物。
為了進一步提高污水的生化性,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前,增加水解酸化工藝。
水解(酸化)處理方法是一種介于好氧和厭氧處理法之間的方法,和其它工藝組合可以降低處理成本提高處理效率。水解酸化工藝根據產甲烷菌與水解產酸菌生長速度不同,將厭氧處理控制在反應時間較短的厭氧處理第一和第二階段,即在大量水解細菌、酸化菌作用下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解性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從而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處理奠定良好基礎。